■文人花的诞生
文人花诞生于于日本江户时代(约1688~1773年),在这之前,室内的插花装饰以日本茶室抛入花为主。到了这个时期,对大量从中国传来的文化产物有浓厚兴趣的文人们之间,开始流行品赏中国式煎茶,由此,文人花作为煎茶的茶席花发展开来。
这种煎茶的茶席花深受当时的文人们热爱,慢慢发展成了独立的插花形式。当时传统的日式花道在走向规范化和形式化的道路,而煎茶的茶席花则以「长短疏密,近似画苑布置」的形式,更加追求自由的且享受插花其事的状态。
倾心于煎茶之祖卖茶翁的大阪的大枝流芳,在宽延年间(1748~1751年),以「钓雪野叟」的笔名出版了关于文人花的「本朝瓶史抛入岸之波」一书。从袁宏道的「瓶史」等学到的中国的自由式抛入花插法,从这个时期开始,被称作「文人花」。
近世在以京都为中心的艺苑中,在爱好诗文的文人圈,逐渐形成了「将茶茗赏,以花清赏」的雅习。
擅长院体画(中国宫廷画风)的柳沢淇園、著下「瓶花论」的文人画家田能村竹田等,不光是这些名人,在江户时代的中期至后期,文人们在这股煎茶风流中,对文人花也是尤爱。这股煎茶的风流爱好,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初期(1858~1870年),在文化圈里面作为「清游」的形式固定下来。从「青湾茶会图录」,「青湾茗醼」等绘画作品中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情景。
到了明治初期,文人花的流行则得到了当时明治维新时期新时代的政界显贵和官员们的支持,甚至当时历任政要的细川吾園著了「瓶花插法」一书,并且在书中称文人花才是花道的真髓。大家常会以为文人花受宋代文人趣味影响,是比较枯淡的花,其实文人花也吸收了清代华丽的元素。近代的花道家西川一草亭指出,新的抛入式文人花,比起旧式的日本茶席上的文人插花,更加自由,更加富有变化,更加华丽。正如一草亭所说,文人花和传统的抛入花相比,确实更增加了丰富的色彩。这种色彩感在追求WABI和SABI(意为千利休追求的 枯,朴,寂,清…的茶道境界)的日本茶道文化里面是不存在的。
此篇文章内容到此为止。
内容摘自小原流研究杂志桔梗1996年8月号
作者:泉谷 丰宣
翻译:彩树会小原流花道教室 钱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