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画题
从宋代到元代年间(1271~1368年),赏花的概念,不只是单纯欣赏映入眼中的花儿的美,上升到把花儿拟人化,赋予花儿品德,从这样的角度去赏花。
比如说将莲比作「君子」,将菊喻为「隐逸者」,或者将花与花组合,形成新的更广义的品德特征。比如说将牡丹和芍药组合,表现「富贵」之意,以松・竹・梅・菊组合,表「幽闲」之意,将梅・瑞香・水仙组合,称之「三香」。
另外,绘画的题材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宋末的赵孟坚画的松・竹・梅,称之为「三友图」,元代的吴镇以梅・松・兰・竹的题材绘画,称之为「四友图」。
将花儿拟人化的风习再到后世,以牡丹和竹子寓意「富贵平安」,以南天,水仙和灵芝寓意「天然如意」,出现了很多以这种组合的形式来表现更广泛的文人意趣。
柿子枝+百合+灵芝
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插花的专门书籍
到了明代(1368~1662年),宋代流行的文房清玩情趣更加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描写文人生活趣味的概说书籍,插花也作为文房清玩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出现了相关的书籍。
比较著名的有两本,一本是张谦德的「瓶花谱」,还有一册是袁宏道的「瓶史」。
「瓶花谱」是万历23年(1595年)所著,作者张谦德擅长书画的收藏与鉴别,对插花也有研究。此书内容分为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共八个部分。「瓶史」是万历28年(1600年),由在文学上有着高名的袁宏道所著。
从内容上来说,「瓶花谱」是一本关于插花的初步的引导书,而「瓶史」这本书文章极其典雅优美,全体构成规整,对插花的理念也阐述得非常深刻精练,内容由序文,花目,品等等十二章构成。
「瓶史」一书的问世,由宋代开始发展起来的文人插花精神也更加提高了。
像此书序文中写到的一样,文人趣味是以清净和简素为特色,应尽量避免与之相冲突的华美和奢侈的东西,尊重质朴的,天然的,有趣味的东西,并且表现其中的一种具有风雅性的美。(待续)
内容摘自小原流研究杂志桔梗1996年8月号
作者:泉谷 丰宣
翻译:彩树会小原流花道教室 钱洁
|